【2025年春季第6周國旗下講話】踐行綠色行動,守護生態未來
作者/來源: 邵鳳鳴 發表: 2025-03-10 21:35:14 瀏覽: 9547 次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2304姚悅怡。春風習習過習坎,玉蕊盈盈滿庭芳。當校園的玉蘭擎起素盞,與晨光共飲春醴時,我們迎來了第46個植樹節。今日,且讓我以《詩經》“春日載陽,有鳴倉庚”的雅韻,與諸君共話“踐行綠色行動,守護生態未來”的永恒命題。
溯源千年文明,植綠護生早已融入華夏血脈。《周禮》記載“植木表道”,西周官制專設“封人”職司植樹;《禮記·月令》中“孟春之月,盛德在木”,將植樹與天時人倫相系。至唐宋,文人士大夫踏青種柳蔚然成風,白居易“手栽兩松樹,聊以當嘉賓”的閑情,蘇軾“東坡種松三萬棵”的雅興,皆成千古佳話。1915年,孫中山先生首倡清明植樹,后人為紀念其“急興農學,講究樹藝”的遺訓,定三月十二日為植樹節——這不僅是時令的刻度,更是文明的延續。
值此春和景明,我輩當以雷鋒同志“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精神為指引,讓綠色行動落地生根。或于校園植物園播撒春日新種,使每株幼苗鐫刻班級印記;或舉辦“舊書換綠植”活動,讓知識循環與生命成長共鳴;更可效法古人“插柳成蔭”的智慧,周末前往植樹基地種植下獨屬于自己的小樹苗,以點滴之舉匯聚綠色江海。正如《淮南子》所言:“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我們的每一次俯身播種,都是對未來的莊嚴承諾。
同學們,當我們種下一株幼苗,何嘗不是在培植理想的胚芽?《格物總論》云:“木之向陽,猶士之向善。”那破土而出的嫩芽,承載著對生態文明的守望;那舒展的新葉,凝結著對詩意棲居的向往。正如鄭板橋筆下“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我們今日以青春熱血澆灌的綠蔭,終將成為后人乘涼的亭蓋。愿諸君銘記《荀子》“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的箴言,讓環保意識如竹節生長,讓綠色行動似春潮涌動。
“東風灑雨露,會入天地春。”最后,請允許我化用張九齡“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的詩句作結。讓我們以手植春光為筆,以習坎精神為墨,在華夏大地上書寫永續發展的綠色長卷。愿年年玉蘭綻放時,我們都能無愧地說:這里的春天,有我們種下的永恒。
我的演講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