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市中學報(54-4)
發表: 2010-08-03 00:00:22 瀏覽: 11723 次
2005,我們一起走過
2003級17班 周 迪
此時此刻,回首2005,內心感慨萬千。
在求學征程的探索中,“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也許高三的路很長,彼岸很遠,但我相
信,努力超越夢想,緊緊攥住希望,風雨過后就是一片艷陽天!
有人說,高三是一個人的成年儀式,對此,我深信不疑,因為走過高三,我們不僅可以初步獲得一個完
整的知識系統,提高綜合能力,而且可以完成一次人生洗禮和心靈升華。這樣想來,我們已經走過和即
將面對的坎坷似乎都成了夢想與希望的助推器,引領我們奔向遠方。所以,面對書海茫茫,眼望荊棘叢
叢,讓我們相信,在磨礪中和我們一起長大的,還有堅強與成熟。
從牙牙學語到意氣風發,我們的生活似乎永遠和“學習”聯系在一起,學會讀書,學會寫字,學會做
人,我們在學習中跨過一個又一個關口。而進入高三,我們突然發現,這個令我們習以為常的名詞霎時
變得神圣,也沉重起來,我們都曾太多地把它和命運、前途聯系在一起,以至于一提到學習,就是父母
老師的期盼,社會個人的壓力,書山題海的窒息,這樣的誤解,讓我們總是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學習。
在這里,我要說,如果我們懂得用真誠去對待朋友,那么,學會用一顆真心去對待學習吧!將新比心,
一份耕耘,終究會有一份收獲,王國維《人間詞話》里人生第三境界:“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
處”,說的是一個人通過自己苦苦尋求和努力,發現想要的東西原來就在自己身邊或領悟后的心理,這
時,世俗的目標是否達到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靈魂的解放和心靈的歸屬。所以,別讓功利心占據太多的
心靈空間,用純粹的善心面對,也許,我們會發現,澀澀清苦中泌出了點點甜蜜。
當然,學習需要成就感的支點,而文科的好成績,我認為主要來自三個方面:計劃、堅持、反復。適合
自己的計劃是成功最好的鋪墊,它讓我們告別手忙腳亂,焦頭爛額,文科的知識鎖碎而分雜,快刀斬亂
麻,急于求成,最終只會事半功倍,在文科高考的馬拉松中,我們感覺的,是耐力與韌性的較量,博觀
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堅持,是我們的至勝法寶。中國有句古話:誰笑到最后,誰才笑得最美。若有遠
大的理想,莫在小站停留,堅持大原則,才會有方向。而文科知識易記易忘的特點則又給我們提出新要
求,反復,是一個文科生應具備的學習習慣,讓知識深入骨髓,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在我看來文科學
習無固定模式,學習中,我要求自己恪守三心:信心、恒心、決心。面對失敗,堅信若盡甘來,路在腳
下;面對誘惑,堅守自覺,主動,獨立三原則;面對山巖,堅持學習三境界;苦學、好學、會學。
走過期盼已久的一調,我們又踏上了新的征程。如果失敗,那么,用失敗為昨天畫上句號;如果成功,
那么,用成功鑄就今天的基石。最后,用一句話與大家共勉,“我走得很慢,但我從不后退,決不因一
次失敗,就放棄原來想要到達的彼岸。”
“習坎”精神鼓舞我們前進
牟潘莎
2005,又是一個豐收年!花開四季,群芳爭艷,在短短的一年里,我們從優秀的學長們手中接過了“習
坎”精神傳承的接力棒,邁向了新的征程。從交接的那一刻起,我們就感到無比的壓力,無比的責任。
“習坎”精神中融入了沙市中學多年的思想精髓,它有太豐富的內涵值得每一名沙中學子用行動去探
求,去體味。于是,每天伴隨著初升的朝陽,教室里傳來瑯瑯書聲,伴隨著蒼茫天穹中皎潔的月光,是
同學們挑燈苦讀的身影;于是,運動場上傳來一陣陣吶喊助威聲,跑道上閃過一個個飛一般的身影;于
是,一張張微笑的臉龐在校園隨處可見,一聲聲“老師好”回響耳邊……在這和諧的氛圍中,“習坎”
精神伴著我們,悄悄成長。今天,當我們駐足回顧望,我們驚喜地發現“習坎”精神已在不覺中融入校
園生活的點點滴滴,并成為激勵我們不懈奮斗的精神源泉。在此,讓我們為彼此喝彩,為“習坎”精神
的光大喝彩,為沙市中學的發展喝彩!
同學們,當我們每實現一步跨越時,是否回眸發現身后閃著鼓勵眼光的敬愛的老師。無論寒冬酷暑,清
晨暮色,老師們總以特有的關愛之心給予我們成長的動力,幫助我們從容跨過坎坎坷坷,一步步走向成
熟。我們應當慶幸,正是在校領導的關懷,老師的關愛幫助下,才涌現出今日一系列的習坎優生。我代
表代表所有的沙市中學學子向各位領導老師表示衷心地感謝!
激動之余更有無限感慨:獲得榮譽是對我們的一種肯定,但更多的是一份期望與重托——“習坎”精神
需要我們發揚光大!讓我們再次體會“習坎”的內涵,無論求學還是人生,每遇險阻,只有無畏拼搏,
方可達到成功的彼岸。這種堅韌不拔、頑強拼搏的精神不僅是沙市中學的靈魂,更是我們每名沙中學子
人生的信條,永遠的驕傲!讓我們以“習坎”精神為準則,在學習中發揚勤奮刻苦、不畏艱險的精神,
生活中保持拼搏向上、勇于開拓的熱情,不斷進取,奮勇爭先。在友好競爭中,共同成長。明年,又將
一個收獲年!
走進沙中的那一瞬間
高一(4)班 周明月 特等獎
以隨性的態度瞥一眼沙市中學,她并不驚艷——平凡的建筑風格、平凡的綠樹紅墻,倒使她樸素得動
人,而站在一個制高點再次審視她時,你卻又不得不折服于這掩映在片片水杉中的精神巨人的脫俗魅
力。
在走進沙中的那一瞬間,在她的輪廓、肌膚、面容和她的一切忽而清晰地展現在我眼前時,我不得不想
用一切詩句去贊美她的美艷——
“眾里尋她千百度”
當我以學生身份生活在這個城市之初,便開始了“走進沙中”這一夢想的編織。而每每路過,我卻不敢
去看她,不知是敬畏,還是一種田曉菲對北大似的自信,眾里尋她,我卻沒有王國維驀然回首的幸運。
雖然她就在燈火闌珊處,而我卻是飛過了九個春秋才到了她的面前,那一瞬間,沒有娥兒、雪柳、黃金
鏤的妖艷,我看到的是飛揚的神采、大氣的風范和厚重的精神。那么,這為之傾城一笑的付出的春秋是
值得的。
“庭院深深幾許”
庭院深深深幾許,爛漫的菊花化作媛女的金簪;翠綠的水杉織成飄逸裾;硬朗的棕櫚握作手中的舟漿;
叢生的灌木聚成晴嵐照耀下的一江春水。濃妝淡抹,淺淺深深,一片色彩和平、相得益彰。這是沙中給
我最初也將是永恒的映像,這是讀書人的圣殿,也是浪漫者的花園;是鉆研人士的書桌,也是文人墨客
的硯臺。
而我叩問著我的心魄:這里難道僅是不知深幾許的深深庭院嗎?
“去吧,當前有無窮的無窮”
當我瞥見沙中驚鴻一笑的一瞬,我想:也許我的生命目標就如此簡單一一簇簇、一叢樹、一輪紅日、一
束月光,我根本無需將自己置于繁雜的數理化或乏味的史地政中,那么“學習是為自己而學”的至理名
言我馬上就可付諸實踐。然而,我看到了沙中的秀麗,也看到了她的偉大事業岸——這偉岸在我耳邊反
復低吟著徐志摩難得的硬朗“去吧,青年,去吧,當前有無窮的無窮!”這“無窮”斷不是“為自己”
的狹隘,而是為國家、為社會、為人類的諸如“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情懷。
奉獻,才應是這奇女子贈予我的寶藏。
沙市中學的確平凡,而她的精神卻使她不凡;沙市中學的精神不凡,正因為沙中人的努力不凡;沙中人
的努力不凡,正因為沙中人的奮斗目的脫俗不凡!
走進沙中校門的那一瞬間
高一(8)班 陳靚 一等獎
那是八月底的一天,天氣好得無懈可擊,陽光慷慨而直率,臨水的風帶著清涼的慰藉掠過眉睫,擦過耳
際。終于,我揭開了沙市中學神秘的面紗。
沒有金碧輝煌的教學大樓,沒有雕欄玉砌的盤曲長廊,沒有水花四濺的噴泉盛況……一切都那么平凡,
那么樸素,那么簡約。
漫步在幽靜的小徑上,枝葉繁茂的滿園綠色,零零落落地點綴著幾處粉紅,幾點淺白。有的樸實渾厚,
有的端莊俊秀,有的苗條婀娜,有的威武豪爽,有的風采翩翩,有的羞澀靦腆。微風掠過,送來縷縷清
香,那份怡然和曠達更是無可比擬了。
雄偉蒼勁、巍峨挺拔,幾棵古樹擋住了我的去路。這幾棵古樹是我平生所見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樹。它們
虬枝盤曲,清氣自流,越時十余年而依舊歲歲華生翠葉,遭大雷擊劈而臨絕不斃!它們已到龍鐘這年卻
巍然挺拔的身軀,它們多皴而蒼黑的樹統紋葉脈,無一不是中華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動具象。
“漂亮!”,接著是爽朗的笑聲。綠茵場上,一隊足球運動員正在奔跑,時而振臂高呼,時而匍匐倒
地,動作漂亮而灑脫,絲毫不畏懼驕陽無情的灼燒,盡情地展示著他們的青春活力。
楊柳之婀娜、翠竹之秀麗、蘭草之清幽、青松之壯美、古柏之滄桑、草地之生氣……在我走進沙中校門
的那一瞬間,它們不可缺少的美就將陪伴我度過三年最難忘的時光。
人生如旅途,中間有一扇又一扇的神秘大門,由一個門到達另一個門,有向往、有努力、有艱辛、有失
落,給我們留下豐厚的積淀。當我踏出乳臭未干的初中大門,走進成熟穩重的高中大門時便被這各異的
美所吸引。
江南草長鶯飛,北國萬里雪飄,水鄉笛聲裊裊,塞外駝鈴聲聲。在走進沙中校門的那一瞬間,一草一木
都是美的,我們無法比較,因為它們各有千秋。我們無需隱藏在陰暗的角落獨享寂寞,我們頭頂的是同
一片藍天,角踩的是同一方土地。我們不要總把自己忘記,因為我們永遠是最美的。
提筆寫下這篇文章,思緒如潮涌,那個瞬間已成為我人生中的永恒。
走進沙中校門的那一瞬間
高一(3)班 楊澤飛 一等獎
這是一扇寬敞的門,從門外到門內僅有輕巧的一步。但,當我真的邁出這一步并將和門內的一切融為一
體時,仿佛曾經的畫面都在飛速地倒退。我靜靜地回味著過去的種種:追逐的歡笑,挑燈的奮斗,放飛
的夢想……如今,一切都難以置信地成為現實,真切得觸手可及卻抑制不住手的顫抖。抬頭是沒有邊際
的天,四顧是通達的路,我將進入的是多么廣闊的一汪海洋?誰也不清楚。
這是一扇閃亮的門,從左到右都在陽光的照射下眨著生動的眼睛。當我的身影將穿過這一片光輝時,似
乎曾擁有的全部榮譽都是那樣的暗淡,曾知曉的所有道理都如此渺小。今天,一切的星星點點的光芒都
理所當然地退卻,只留下一張白紙等著我的從頭開始。目視前方是長長的林陰道,筆直地延伸,宛然一
條金光大道,我將灑下多少汗水,留下多少腳印?沒人知道。
這是一扇青春的門,從上至下無不在散發著濃郁的花香。當我就要陶醉在它的美麗中,那積淀了三年的
疲憊、壓抑了許久的怨言全都消散開去,被那柔和的、輕脆的鳥鳴聲融化了。沒有任何的煩惱,現在,
我的全身流趟著清涼的泉水,還不時“叮咚”地偷笑。放眼望去,一片沁人心脾的綠撲面而來,伴著和
諧的跳躍的節奏飄然而來。這以后的旅程,我將獲得多么歡樂,增添多少活力?沒有答案。
這是一道深邃的門,從關閉到打開都凝聚著沉甸甸的擔子。當我即將接受這份沉重時,往日的任性,流
逝的頑皮都定格在過去,寫下封沉的年月。此時此刻,抬起腳,好似每一剎的動作都跨越著世紀,那穿
透心扉的直視來自眼前無言的沉思。這片我從未涉足過的天地,蘊含著多么深厚的文化,不曾丈量;我
將接受多么徹底的洗禮,還需要親身經歷……
當我走進沙中的校門的那一瞬間,往事在流逝,新的路途在不斷涌現。那劃著弧線的輕巧的邁步,在當
時又是如何艱難、喜悅與沉重。承載著千思萬縷的感悟,那一瞬;帶著全新的起點將我融入了沙中的胸
懷。
盤點我的2005
2004級14班戴琰嬌
當周圍充斥著濃厚的圣誕氣氛時,我忽然發現,2005年竟已快到盡頭了。像商人一樣,走完這一年,
總要將這一年盤點一番。不同的是,商人盤點的是他們的帳目和貨物,而我盤點的,則是這一年的生
活。
支出
2005年,跨越了我的高一和高二。
猶記得2004年的此時,我正與原來班上的同學討論著圣誕節和元旦的娛樂計劃,手里搖著一個罐子
隨時準備向別人身上噴彩帶,渾然不覺進入高中后的第一個學期就這樣到了盡頭。元旦狂歡的點滴情節
還在腦海中閃爍,日子卻一去不復返。
度過一個不算悠長的寒假,當我又背著書包走進校園時,我嗅到了高二的氣息,耳畔媽媽的叮囑又
響起:“女兒啊,都高一下學期了,要分文理科了,你得努力啊~”于是,伴隨著漸漸變長的白晝,我
伏案讀書,大把大把的時間,被我支付在了數學題、英語試卷,還有那本部喜歡卻為了分個好班而不得
不考好的理科上。語文和歷史是我的興趣所在,自然沒有懈怠的理由。于是,我壓縮了吃飯和睡眠的時
間,用以制服繁重的學習任務。如此這般,在被人看來悠哉游哉的高一生活,讓早已習慣安逸生活的我
面臨精力透支。
大汗淋漓的暑假,心里想著冷氣房和冰淇淋,卻不得不背負著升入高二的壓力每日去補課。這時支
出的,不僅僅是汗水,還有精神上的痛苦(應該可以這么說吧)。
正式步入高二,進入一個陌生的班級,周遭的一切都是未知的。我是一個耐不住寂寞的人,總是想
找人聊天。陌生不是無發掙脫的枷鎖,不是無法逾越的高墻,它只是一層薄薄的窗戶紙,等待著我去捅
破,去窺視窗內的一切。我用真誠想未知的周遭傳遞著我的友善。這結局,亦是未知。
融入新的生活,我開始支出我的精彩。學習固然是重要的,活動也不可缺少。我支出熱情、精力、
時間,只為一臺屬于我們班的英語話劇。在決賽中,我們班演出的最后一刻,身為編劇和導演的我站在
后臺看者演員謝幕,之前的一切不斷涌現在眼前,淚水幾乎奪眶而出。
這一年,我支出了時間、汗水、精力、真誠和熱情,雖然充滿苦澀、辛酸、未知,卻也快樂。
收入
2005年,我收獲了雙份的精彩。
談及收入,一般人的臉上總是難掩欣喜。高一的日子,因為班級里有很多初中時的同學,故而少了
幾分拘束。現在回想起來,那時野炊所做的簡單小菜是如此美味,那時晚自習看的英文電影是如此精
彩,那時合唱的歌曲是如此動聽,那時的笑聲是如此爽朗,那時的快樂是如此簡單。
縱然早已決定學文,但理化生也不能讓我閃了腰。理科就象口中含著的苦澀中藥,難以下咽又不敢吐
出。熬過一節又一節的理科課,時不時聽上幾句,有時竟能在考試中勉強及格,不免有幾分驚喜。高一
的期末考了多少分已經忘了,只記得哪個分數印證了一句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暑假補課,總算是對得起自己付出的如此之多的汗水與精力,弄清了許多以前沒弄明白的問題。算
是安慰吧。
這便是高一的精彩。
高二的生活是另一方面的精彩。越過陌生,便能看見友誼和歡笑。財兒、琪琪、悅悅、喵兒、佳
佳、香蕉、騾子、小強、加菲……這些人我以前一個都不認識,現在卻在一起學習,一起歡笑,一起享
受生活。
英語話劇是不可不提的,它讓我知道了“痛并快樂著的滋味。每當盤連過程中出現了問題時,那種
精神上的痛是難以承載的。而當演出結束時,幾乎奪眶而出的淚水浸潤的不是苦澀,而是歡樂,縱然我
們不是第一。
這一年,我收入了成績、知識、快樂、友誼和成功,它們值得微笑,值得鼓勵。
套牢
一般的商人都不喜歡提及套牢,因為那意味著束縛,甚至是失敗。在今年的夏天,我被套牢,被一
個人套牢,被快樂地套牢。
或許有人回說我盲從、隨大流,但是著是我內心最真摯的感受。一個比我大四歲的女孩,在今年的
夏天創造了一個神話,成為2005年最閃亮的星。我喜歡她的認真、執著,喜歡她的真誠、純凈,喜歡她
的簡單、大方,喜歡她的開朗、直率,喜歡她的幽默、聰慧,喜歡她的溫柔、靦腆,喜歡她的……我開
始習慣于穿黃色毛衣,習慣于一開電腦就看見她啃蘋果,習慣于一上網就直奔“百度帖吧”,習慣于路
過報亭時放慢腳步找尋她做封面的雜志,習慣于一看到她的名字時微笑,習慣于親切得叫她小孩,習慣
于……
套牢,被無可救藥地套牢,但在2005年,成了我一種快樂的享受。
盤點我的2005,有苦澀、辛酸、未知的支出,有值得微笑、值得鼓勵的收入,也有快樂、無悔的套
牢。但總的看來,我還是賺了,而且賺了一大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