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_国内精品免费视频自在线拍_天堂…在线最新版资源_色欲无码久久_久久系列

沙市中學報(88-3)
發表: 2010-08-03 11:05:28    瀏覽: 8186 次
沙市中學報(88-3)


                                          你就是你
                                               ——寫給我們的學生
    鐘樓里響起新年的鐘聲時,我們從沒忘記許下一些美好的愿望,那時候,我們認為新生的希望就
要誕生,一切不夠的都將滿足,一切不好的都將改變。可是等到響徹心扉的聲音停下時,我們面對的
一切如舊。狂歡的禮贊顯得多么奢華而遙遠,平淡的日子卻依舊不免凡庸。
    但我們從不曾放棄,我們堅信生活可以改變。有時候,我們甚至不免狂妄地認為反正年輕,一切
有的是時間,卻總在不經意間忘了,我們最容易忽略也最容易痛惜的正是珍惜有限的時間,享受美好
的生命奇跡。
    為了讓學生少走一些我走過的曲折,能更快地站在更高的支點上認識自我,看待事物,理解世
界,我想和我的學生一起討論兩個話題。
    你自卑嗎
    你內心深處自卑過嗎?現在還在自卑嗎?你認為自卑是不好的嗎?你知道自卑不可估量的深層力
量嗎?
    是啊,我們總是被告知,你要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你要自信,自信的人才最美麗!所以,
不管遇到什么,我們需要微笑,不停地微笑,即使我們分明已經笑不出來了,我們已經只需要靜默一
下了。
    似乎從來不曾懷疑那種理想的自信世界對我們將意味著什么,也似乎總是毫不猶豫地就認為自信
一定是光明的,自卑一定是罪惡的。
    以我一個八足的自卑者二足的自信者的心理經驗,在此先推薦大家讀讀當代作家陳村寫的《他
們》。這本小說里貫穿了非常好的一個生命主題,什么是真正的美呢?我們一再趨同的追逐是否真的
能讓我們感到快樂呢?這本小說讀完后,或許你也同樣會看到,我們為自己或者他人深深苦惱的許多
問題,很大程度上只是觀念的問題,我們對世界的認知方式和對自我的認識角度,正是我們能否做個
真正的自我的關鍵。
    如果還有興趣,蔡志忠的古典漫畫《老子說》《莊子說》也可以仔細琢磨琢磨。琢磨后,即使你
只得了一成“功力”,你也許會對那種將自信自卑談得水火不容的主流評判駭然而嘆,呀,莫非我被
騙了不成?自卑恐怕也非我一貫唯恐避之而不及的那么討厭吧?
    至此,我要恭喜你,你對自我性格、心理有了初步的覺醒,雖然蒙昧了一點點,但是沒有關系,
如果繼續深入點,你是否會理解到,你對自卑有過的焦慮其實最大程度的,是來源你對約定俗成的那
些觀念的一種服從和畏懼呢?
    ——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自卑起于我們對未知的敬畏,而自信源于我們對經驗的把握。
    當我們產生自卑情緒的時候,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因為眼前所遇并非我先前所知,我可以努力
了解,可以逐步進取,等我具備一定的經驗以后,我就會不再自卑了。當我們產生自信情緒的時候,
我們可以理解為,這是否意味著我可能墮入狹隘的視界卻看不到更大的天地了呢?我的經驗所能把握
的范圍究竟有多大呢?如果我們能將自卑和自信平等對待了,那么我們就不會盲目自卑,也不會盲目
自信了,同樣我們也能在緊要時刻避免過度的自卑或過分的自信了。
過分的自卑,常常使人喪失理性。
    在我們高中第三冊語文課本《燈下漫筆》中,魯迅先生為我們撕開了歷史中匪夷所思的一些“君
王”現象:納糧的要殺,不納糧的也要殺,將奴隸規則破壞得粉碎。我們為中國社會的奴性本質感到
驚詫時,是否也還要追打一耙,那些皇帝為什么如此這般喪失人性?
事實上,嗜殺成性的皇帝何嘗少過,殺人如麻的記錄又何嘗少過。當我們以心理探微的路徑揣想他們
的情緒和性格時,我們會發現一個共通之處,他們大都在某些方面有著極度的自卑和難以承受的挫
折。這種自卑會使他們狂怒不止,性情不穩,猜疑成性,睚眥必報,甚至自虐自殘,他們會做出驚人
的殘暴之舉,并喜怒難以揣摩。
    依此,我們再看,平民之中,這樣的人又何嘗少過?2004年震驚全國的馬加爵事件,我們可以從
很多個角度來理解這件事情,但深度“自卑”的情緒卻是最大的肇事者。類似的事件,在國外也是異
常普遍。1963年的刺殺美國總統肯尼迪事件,2003年讓198人慘死的韓國地鐵縱火案,讓西方各國寢食
難安的恐怖主義等等,何嘗不是讓過度的自卑情緒控制的結果呢?而過分的自信常常又會使我們馬失
前蹄。
    如果大家較多地關注過近年的自然、經濟、文化現象,會發現給我們帶來慘重損失的,常常與一
部分起到主導作用的人群的盲目、過分的自信是密不可分的。一件件觸目驚心的悲劇事件層層剝筍,
即使穿越人性的灰暗,筍芯一定不外肇事者的自以為是、自私自利、自我中心,而我們卻只能把這種
狂妄的聰明理解為可悲的愚蠢。
    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給我們日常的食品安全提出了一個巨大的疑問,但三鹿奶粉事件的處理卻
并未真正地安撫百姓,而三鹿之外的安全問題依舊如故。我們在這種層出不窮、虎頭蛇尾的處理結果
的不斷“襲擊”下,只會逐漸放低警惕。但如果對一切罪惡的事情都如此大度地承受,等到有一天,
大家都麻木不仁了,能不說是盲目的自大、過分的自信刺激了我們的民族的倒退嗎?
    自卑和自信“沒有正面側面”,都是人在社會適應中自發的心理狀態,二者相互交織,根本不可
能分割,而自卑又常常是進步的源泉和動力,促進人去做到盡善盡美,還會讓你在一個群體里保持低
調、謙遜、進取的姿態,而這也將使你不自覺地擁有一種生存智慧。
    世界如此博大精深,“我們的自信如果超出了我們的認知范圍,擴展到那些我們并無十足把握的
事情上,悲劇的種子也就悄悄地埋藏在土壤里了”。但如果我們能保留一點原始的自卑,坦然地承認
它,合理地利用它,促進自己不斷探尋未知,靠近真理,又何嘗不是一件美事呢?

                                   
                                       你自我嗎

    對“自我”這個詞語,很多人會很自然地想到,這是諱指“自私”、“自戀”或者“孤獨”、
“冷漠”。而自我的人,也常常因為這些不太好的印象而被人談論、指點,甚至有意地遠離、孤立。
他們好像獨行俠一樣,有時候卻讓人莫名地敬畏。
    很多人,尤其是長者,總會善意、苦口地教導我們說,你要學會合群,你要歸于主流。確實,尤
其在有中國特色的群體里,合群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安全,而主流也會使我們不至于異樣。
我的學生,或許你曾因此而被人側目,又或者感到異常的別扭,你很努力地嘗試“合群”,但你并沒
有感到更大的快樂和適意,你是否也憂郁過,并深為苦惱,你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就比別人木訥、迂
腐、無能?
    我們一直都在問,你是誰,他是誰?
    我們卻一直很少問,我究竟是誰啊?
    但我們應該知道,我不是任何人,我只是我。我不是誰的影子,也不是誰的副本,更不是誰的傀
儡,他們于我只是參照,他們的經驗于我只能借鑒,他們的成功之處我一定認真學習,他們的失敗之
處我一定小心避免,我不沉溺在他們的光環下做卑微的仰望者,也不必凌駕在他們的暗影上做狂妄的
自夸者。他是他,我是我,你也要是你自己!
    2008年非常流行一本書,胡一虎的《我是誰》,那是一個成功者的奮斗史,從一開始,生命對他
來說似乎就注定了厚愛。但若能細究一下,成功者的挫折,我們會清晰地看到,成功與挫折同樣都是
你的特征的表現方式,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我們為失敗沮喪,為成功喜悅時,若能理解到那都是自我
特征的一種強烈表現,我們會平靜得多,也會冷靜得多。
    只要你不是刻意孤高,不是故作不同,只要不是放縱自我,不構成故意傷害,恰到好處地運用你
的自我,這恰恰能讓你更好地生存。
    在社交需求和社交能力上,貓和狗也正好扮演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角色。貓科多獨居,犬科多群
居。我們會發現,貓常常給我們離群索居、孤獨無依的感覺,而狗卻常常給人忠誠團結、親近熱情的
感覺。這就像我們許多人性格的內向與外向常常就是天生的,僅僅只是不同而已,卻不能計算優劣,
或加以褒貶。因為不同的人的生存智慧雖不同,但所通往的方向卻是相同的。
    犬科動物的精神作為主導的文化環境里,大家會不停地強迫你回到群體,但你的生命特征依然由
你自己主宰。當他人在熱烈地呼朋喚友,不亦樂乎的時候,你是否更愿意安靜地蝸居斗室?的確,太
多的大家就是這樣幾十年如一日地研究、創作。如果留意到流浪貓和流浪狗的壽命,或許你就不會再
負疚而自責地認為自己木訥了:前者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日光浴,而后者卻只能惶惶不可終日地等待
死亡。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聽說“貓有九命”,卻從沒聽說“狗有九命”。
    而一個人如果不能強烈地遵從自己內心的指引,而是太在意自己的行為與成果是否符合某一團體
的利益或者審美趣味,不是更重于表達自己內心的宗旨、精神和想法,那清風明月、高貴優雅又從何
而談呢?
    從這個意義上說,一個人內心遵循自我,而不是違心地討好,才能活出真正的自我,而這樣的人
生才不能叫做浪費。
    在這里,順便推薦大家讀讀米蘭•昆德拉的小說《告別圓舞曲》,或許你們也會察覺到,我們在一
個時空里發生的故事只是許多在故事的一段交叉,每個人都有自己立足的支點,每個支點里都有一種
生命哲學,每個人都能認為自己是對的,一些行為一定是能有良性的結果的,但事實上,這只是我們
的心愿而已,我們不能主宰他人,更不能代替他人,但是我們可以在已經存在夠多誤解的世界里,做
一下真實的自己。這本小說有非常多的看點,但這一個看點很大程度上已經影響了我對生活的看
法,——我還認識到,每個人都是生活的主角,但同時每個人都被命運在安排,眾人之上有一種群生
的力量,而眾人之中,唯有快樂和悲傷是你自己的,也唯有這些才是真實的。
    另外,也建議讀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論》,可能你們會從那些真實的案例里理解到,每個
人即使不可理解的性格和行為、言語背后,都自有其深層的原因,我們不能斷章取義地界定一個人的
優劣,對我們自己如是,對他人同樣應該如此。越過情緒的沖擊以后,我們說不定還可以發掘人性中
更多的使然與真實,也更懂得如何對他人給予最大程度的理解。
    不知這些是否能與你們產生共鳴,若能有,也算是我們的想法和感受在虛境里又有了真實的交
叉。



                                        端午感懷
                                    (2008年端午)
                                        李雪冰

    蜀道爭險上青天,堰塞湖懸一線間。
    總理專機幾度往,人民利益最為先。
    地動頻繁危機起,軍民團結意志堅。
    節臨端陽祈福至,千古艾香佑家園!




                           迎著陽光走去,把陰影甩在后頭
                                    劉新春
    新學年,我迎來了2009級新生。在迎新班會上,雷蕾同學的發言讓同學們震驚,也引起了我的高
度重視。記得她發言時說:“人與人之間是相互利用的關系,這世上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友誼。”
第二天,我帶領學生去荊州市博物館參觀。學生們去時歡歌笑語,參觀時邊看邊聽邊記載,在回來的
車上,交流心得,興高采烈,只有雷蕾望著窗外發呆,滿臉的不高興。我回想今天的參觀活動,好像
沒什么不正常的。只得暗暗觀察,靜觀其變。
    一個星期下來,我發現她活動越來越不積極,和同學的交流也越來越少。我感到有必要和她交流
了。一次,二次,……雷蕾終于說出了她內心深處的想法:“我有一個好同學,剛開始成績不如我,
那時她天天粘著我。后來她成績趕上來了,卻對我不理不睬了,我覺得她在利用我。還有一位同學,
偷看了我的日記還到處亂說。等等這些,讓我覺得人要么利用別人,要么是對付別人。不是這世界太
灰暗就是我心理有問題。”我說世界是光明的,多想想同學、朋友、老師和親人對自己的關愛,少一
些誤會。有時還可原諒別人的一些無知與錯誤。
    我在思考:當今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片面追求分數,追求一本,導致現在的很多學生心理比較
脆弱,心胸比較狹隘。班主任除了多關愛他們外,還需要通過一些活動來教育和感染他們。
我通過雷蕾初中的班主任聯系上她說的第一個同學,得知這是一場誤會。后來和雷蕾的家長交流,讓
他們也多與孩子溝通。
    為了教育學生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周圍的人和事,我設計了兩次主題班會。在三天前就要求同學們
做好發言準備,個別交流時希望雷蕾能發言。在《感動我的人和事》主題班會上,雷蕾說這幾天有兩
個讓她特別感動的人和事:一是月假回家,吃晚飯的時候,我說我不想讀書了。我對爸爸說同學多么
不好,我討厭學習。爸爸突然哭了,我驚住了。這是我第一次看見爸爸哭。說這話之前,我已經做好
了挨打的準備,但這眼淚真的太意外了。爸爸說看到我過得這么不開心,他真的很難過。我不讀書也
可以,只要我能開心,人健健康康的。但希望我能仔細考慮清楚,這畢竟是件大事。通過這件事情讓
我再次認識到爸爸媽媽有多么愛我,我不能傷害他們。二是收到了初中一位好同學的短信,她說“中
考前怕影響我學習,和我的交流少了。由于經濟原因,現在只能到廣東去打工。好羨慕我有省重點高
中學習的機會,相信我會好好學習。別忘了千里之外有個好朋友在為你祝福。”朋友對我這么好我還
誤解她,朋友這么艱難還在為我祝福。我一定要快樂生活,努力學習,為朋友增光。
    在后來《我為老師、同學喝彩》的主題班會上,雷蕾說她要為徐劍文同學喝彩:徐劍文因病住了
十天的醫院,返校后留給他的是堆積如山的作業和一大片他掉的課,而他沒有退縮。那時每天中午都
會看見他在教室里趕作業,問同學問題。雖然他累得不成樣子,但他堅強的走過來了。我要向他學
習,不能遇到一點困難就退卻。
    為了教育學生正確認識自己,不斷的完善自己,我還設計了《我為自己找缺點》的主題班會。雷
蕾說:我心胸狹隘,別人對我的關愛我感受不到,別人對我的友好我體會不到。正常的事情在我的眼
里變得不正常。還是劉老師說得好,不是生活有陰影,是我總是低著頭。我要迎著陽光走去,把陰影
甩在后頭。
    現在我很幸福,因為有包括雷蕾在內的七十二位同學和我一起快樂生活,健康成長。



                                    等待花開的聲音
                           夏 凈
    二00五年八月,我接手了新的高二(3)班的班主任工作,這是全年級中最特殊的一個班級——它
在高一時被稱為農村班,升高二時改為外縣市班,實則為一個綜合班級,有外縣市的學生,有青海省
的委培生,又因為高二時學校分文理科,所以另有從被拆的理科班級中抽的許多學生,總之全班六十
二名學生生源雜、差距大、住讀生多。
    為了盡快了解學生,我布置了一篇以“我”為話題的作文,其中一篇《我要去流浪》的作文引起
了我的注意,作者有著和他的年齡不相符合的思想,而且全文流露出對海子的崇拜以及海子般的憂
愁,我記住了作者的名字——黃雨辰。沒有想到九月十一號我又收到了他寫給我的一封信,在信的開
頭,他告訴我:“選擇今天給您寫信的原因是今天是九月十一號而不是九月十號,我不喜歡太多的形
式化的祝愿……我的感謝與祝愿不是一種形式……這幾天我感覺到您是一個負責的老師,可以承擔我
給予的信任……希望您能看完這些字跡潦草的信(我是躺在床上寫的,寢室里的桌子不夠用)。”
    接下來他告訴我,他母親在他三歲的時候去世,父親在他四歲時為了他們兄弟三人的學習生活費
用外出打工,后來又為他們找了一個很好的繼母,他們兄弟三人一直和伯父一家生活。所以他養成了
獨立的性格,自主意識很強,凡是他覺得對的沒有人能反對,別人指出他的缺點他認為不該改的也堅
決不改,有一些積習習慣了也就不想再作改變了。“因為我經歷的苦太多,因而我想得也更多,我的人
生觀價值觀已經是初具雛形”。他還向我坦誠他的初戀,并特別強調我不要因為這件事向他說什么,
他還告訴我高一的時候他是一個狂熱的網蟲,他的父母是農民工,因此希望我以后在錢的方面少一些
敦促多一些諒解。
    我又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黃雨辰更多的信息,他是松滋縣劉家場鎮人,三歲時,母親因和父親口
角吞農藥自殺,其后舅家經常找人來糾纏,其父被逼無奈只好遠走他鄉打工,將三個年幼的兒子托付
給大伯,特殊的家庭環境形成了黃雨辰倔強獨立自卑自負的多重性格,好在父親在外打工順利,得以
供三兄弟讀書。黃雨辰從小成績優秀,初中畢業時考了全校第一名,本該按規定保送荊州中學的,但
保送的名額卻被別人拿走了。黃雨辰很不服氣,自己一個人跑到沙市中學找到校長爭取到了正取讀書
的機會,這一段經歷讓老師同學對他刮目相看。不過他性格中的固執偏激,我行我素很難讓人接受。
他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只要和別人意見不同就開始大聲爭執,而一爭執就開始哭,所以他是一個讓老師
頭痛而又不大受同學歡迎的人。但憑多年的教學經驗,我知道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學生,他需要正確的
引導,細心的關愛和慈母般的寬容,他更需要我們耐心的等待。所以在后來的教學過程中我有意無意
的和黃雨辰接觸,還經常跑到他們寢室提醒他勤洗衣服勤曬被子。他經常感冒,我便隨時提醒他添減
衣服,在他和別人爭執時我也盡量不批評他,只是提醒他不準哭,但似乎我的一切關心他并不在意,
也并不領情。
    轉機是在二00六年三月十四日,那天晚上九點多鐘,我上完晚自習正在教室里收拾東西準備回
家,突然幾個學生慌慌張張的從教室外沖進來:“夏媽媽,不得了不得了,黃雨辰,血、血……”原
來,下晚自習后,黃雨辰急匆匆跑往寢室,在穿過操場時,不知道卷閘門被哪個調皮的學生放了一
半,結果猛撞上去后又被反彈回來重重摔在地上。我急忙邊跑邊打120,當我看到渾身是血的黃雨辰躺
在地上昏迷不醒時,我的心猛的一陣揪痛以至全身發抖,但當救護車趕到時,我毫不猶豫的和值日的
領導將黃雨辰抬到車上直奔醫院急診,黃雨辰的上腭、鼻梁、頭部三處不同程度的被坎開,那天我一
直在醫院待到半夜十二點多鐘,直到學校派來的老師接班后才回家。
    我和老公兩地分居,平時一個人帶孩子很辛苦,每天早晨六點多鐘就要趕往學校上早自習,中午
又匆匆趕回家為兒子做飯,最怕生活規律被打亂,但我更清楚我必須抓住黃雨辰受傷的機會讓他真正
信任我喜歡我。于是第二天一大早我就給我同學打電話讓她幫忙給黃雨辰買一套外衣,因為頭一天晚
上我說要幫黃雨辰到寢室拿干凈衣服,他告訴我沒合適的衣服了。上完上午的課我匆忙趕往菜場,醫
生交待,黃雨辰只能吃流食,我買回瘦肉豆腐雞蛋泰國米熬成粥后又餓著肚子匆匆趕往醫院。黃雨辰
躺在床上輸液,我便只好站在他床前彎著腰一口一口喂他吃粥.那些天我每天中午都是一點多鐘才吃
飯,吃完飯又匆忙趕往學校上班。我還讓班長組織同學們每天中午輪流去醫院探望黃雨辰,讓他感受
集體的溫暖同學的友情。我又為他爭取到不用自己掏錢出住院費,當他身體恢復健康我去接他出院
時,他特別高興,他說:“夏媽媽,你讓我體會到了媽媽的滋味,我能抱抱你嗎?”接著他說了許多
感激我的話,不過他明確的告訴我:“我是不會輕易幫助任何人的。”我告訴他:“只有你幫助了別
人,別人才會幫助你;別人幫助了你你卻不去幫助別人,那別人幫助你的幾率也會越來越少.就好比
這次我幫了你,我遇到困難時你卻不幫助我,那下次我就不想幫你了,即使我是你的老師我也不想幫
了。”他急忙申辯:“我不是說不幫您,我是說不幫別人。”我知道我不可能一下子改變他,于是沖
他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
    不過,在受傷事件后的一段時間里,我明顯感覺到黃雨辰變得沒原來沖動了,和同學們的關系也
改善了不少。但在不久后的一節英語課上,他又因小心眼誤解英語老師當場和英語老師發生了激烈的
爭吵。當時他有一個問題沒理解過來,老師就打比方說“一”字橫著是“一”,豎著也是“一”,他
卻認為老師在鄙視他、侮辱他。面對他這一次的無理取鬧,我沒像以前那樣原諒他,而是對他的盲目
自尊給予了毫不留情的批評,開始他仍然很激動,認為英語老師就是和他過不去,后來他看我真的不
原諒他便不再吱聲。令我沒想到的是,在當天的英語晚自習上,黃雨辰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英語老師
誠懇道歉,他的這一舉動令全班同學驚訝愕然,同學們感嘆:“沒想到,沒想到,夏媽媽將一塊石頭
焐熱了。”
    但是,一波才平一波又起。期中考試時,不上晚自習,黃雨辰和寢室的另外三個同學又違反學校
紀律,每晚都擅自跑出校門很晚才回校。考試結束后,我讓他們每人寫一份情況說明,他們居然集體
跑去上網以示抗議,氣得我恨不得把他們全趕回家去。因為在此之前就他們上網的事,我找他們談過
很多次,也讓他們嘗試過許多戒網癮的方法,已初見成效,這一次不知是誰帶起這個壞頭。但我知道
生氣歸生氣,解決問題才是關鍵,我也不打算追查帶頭的人,而是思考怎樣才能讓這些來自農村的孩
子真正戒掉網癮,把心思用到學習上,不辜負父母的期望。首先我請來四個孩子的家長或監護人,請
他們聯合起來教育孩子們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然后我才出面對他們進行苦口婆心的教育,教
育他們對父母要有孝心,要懂得感恩所有關心愛護他們的人,讓他們明白:“我們沒有辦法選擇自己
的出身,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隨后我又給他們一人買了一本李開復的《做最好的自己》,
在每本書的扉頁上根據他們各自的特點寫上幾句勉勵的話。從那以后,直到高三畢業,四個孩子再沒
去泡過網吧。黃雨辰還主動告訴我,他在周末偶爾也去網吧,不過只是查點資料或與哥哥們聯系一
下。
    進入高三以后,雨辰再沒有與任何同學發生大的沖突。放寒假時他還向我咨詢應該給病人買什么
吃的,原來他伯母前段時間生病了,這次放假回家他想給伯母買點禮物。雨辰知道感恩了,我不知道
有多高興,連忙親自到超市買來白木耳、蓮子、紅棗等,讓他帶給他伯母。高三下學期,他更是沒再
讓我操多少心,各院校自主招生開始后,他向我征求意見。那一年,正是五大師院招免費師范生的頭
一年,根據他家的實際情況,我建議他參加華師的自主招生考試。盡管他內心不是很情愿,但他最終
還是聽從了我的建議,報名參加了自主招生考試并順利通過了考試,。在二00七年高考中他考了553
分,只超過一本線5分,但因他通過了自主招生考試,所以被華師順利錄取,選擇了他喜歡的計算計
系。大一放寒假時,他因要去與在海南打工的父親團聚,沒有回荊州,但他托同學給我捎來兩盒武昌
魚,一封信以及他的一篇生活隨筆。在信中,他告訴我,他已轉到物理系(當初我不是很贊同他讀計
算機系)。信末他寫道:“夏媽媽,我忽然想到,您會不會再碰見一個像我一樣的學生呢?希望您不
會遇見了,要不然又不知道要操多少心了……但愿以后我這個黃老師不要誤人子弟才好啊!”合上
信,我真是感慨萬分而又無限的欣慰。
    二00八年五月下旬的一個周六的下午,我突然接到雨辰從武漢打來的電話:“夏媽媽,您還好
嗎?您猜我在干什么?”“在閱覽室?”“不對。”“在逛街?”“不對,我在獻血站,聽說汶川急
需大量血液。我已在風中排了幾個小時的隊,等著獻血呢?”我忽然想起雨辰在生活隨筆中寫的:
“一張稚嫩的青澀的臉,期待著長大的一天,期待著成為周圍人群中的一員,期待著擁有自己小小的
幸福。”我相信當他決定去獻血的時候、當他在風中堅持站了幾個小時的時候,他一定會有一種長大
成熟的幸福感!
    我常想有人把我們教師比著辛勤的園丁,那么我們的學生就是花園里的花朵,只是每一花開的季
節不同,需要我們精心呵護,耐心等待。我愿意傾其畢生心血呵護我的學生,因為我喜歡聽花開的聲
音!

                                                      二00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完稿于習坎園

    后記:二00九年六月二十六日,是雨辰二十歲生日,謹以此文送給雨辰,希望他在花一樣的年華
里珍惜一切,并祝他在華師學業有成,將來成為我們這個教師隊伍中的優秀一員!


                             付出點滴真愛,即使“冰山”也能融化
                                          張安群
    背景:
    剛接手2006級3班時,同事都說我是幸運的。班上60個學生,大部分來自各縣市區,無論學習還是
品質都是很優秀的,帶這樣的班想起來就輕松。然而,當我走進這個班級,才深深體會到,任何一個
班級都會有本難念的“經”。遠離父母的孤獨,進入高中后繁重的學習任務帶來的壓力,缺少朋友的
迷茫,城市網吧的誘惑,讓一些孩子漸漸掉隊了。特別是一位叫張元林的孩子,常常遲到、曠操、曠
課,成績也滑落下來。一找他詢問情況,他就滿不在乎地看著一邊,始終不吐半個字。面對這樣一座
“冰山”,我該怎么辦呢?
    德育主題:
    記得巴特爾曾說過:“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
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我想用自己真誠的愛去融化張元林這座“冰山”,讓生活的陽光照亮
他的心房。
    過程描述:
    照例是下午的兩節自習課,孩子們剛入高中,還沒有學會自己安排學習生活。身為班主任,我來
到教室進行提醒和指導。一推門,看見了那個空位——張元林又曠課了。跑到學生公寓,不在;環顧
操場,沒有!我的心里一緊:“肯定又跑出去上網了!”不知找他談過多少次了,每次都是我自言自
語,他呢,就擺著一幅甘心受批的樣子,左耳進,右耳出,絲毫沒有認識到曠課上網的危害。
    我感到有些無奈,曉之以理也好,動之以情也好,他反正是一臉漠然。問題的癥結到底在哪里
呢?沒有辦法,我只好撥通了他家長的電話,也許能從家長那兒獲得教育支持。
    “張元林是不是又曠課上網去了?”我剛自報家門,家長就主動問了起來。奇怪,我是第一次和
他爸聯系,還沒反映情況,他爸怎么就知道了呢?
    “是啊,我不敢貿然批評,所以想先向您了解情況。”我誠懇地告訴家長,避免家長因為我的
“告狀”而去懲罰孩子,這樣可能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那工作就更不好做了。
    “我這孩子有點特殊。中考前,他媽媽因病去世了,他就變了,開始曠課上網、消極冷漠了。剛
好初中班主任又很急躁,兩個人拗著了,孩子有一個多月硬是不肯上學了。后來好不容易才勸他參加
了中考。這孩子很麻煩,跟我也從不說話,我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也拿他沒辦法,還要老師多費
心了。”家長的語氣里滿是無奈。
    聽到這里,我暗自慶幸,幸虧我沒有采取極端的做法,不然會和他的初中班主任一樣尷尬。原來
他是單親家庭的孩子,又有過被傷害的經歷,難怪這樣消極。掛上電話,我有了自己的辦法。
因為失去愛而消極冷漠,那么我堅信,只要給他的心靈播撒愛的陽光,這座“冰山”就一定會慢慢融
化!
    學校一直很注重學生的儀表,可張元林的頭發從來都是長長的、亂蓬蓬的,像野草。不知提醒過
多少遍了,他都不剪。我悄悄給他爸打了電話,讓他爸帶他去剪了頭發。記得那天做操,一頭短發的
他看起來格外精神,我走上去,微微一笑,夸道:“小伙子剪了頭發真精神!”一向面無表情的他竟
然臉微微一紅,低頭笑了。從那略帶羞澀的笑里,我感覺到了一絲希望。這孩子是在乎別人的評價
的!
    又有一次自習課,他不在。難道去上網了?班長說他請的是病假,我立即跑到公寓,一敲門,他
果然在,我懸著的心終于落下了。走進寢室,見他的鼻子時不時抽一下,是真感冒了。“吃藥了
嗎?”我關切地問。“吃了。”簡單得沒有多的言語,又冷冷地埋下了頭。“要多喝開水,衣服要勤
加勤減。”說著,感覺有一陣冷風襲來,抬頭一看,原來是寢室臨街的窗戶敞開著。我連忙走過去,
推上窗戶,囑咐他要注意保暖,窗戶透透風就可以關上了。出去的時候,雖然他沒有什么言語,但我
想他的內心也一定有了熱度。
    在一年多的學習生活中,他成績進步了,我總是及時鼓勵;他有時管不住自己,我總是細心引
導;他生活上有了小麻煩,我總是悉心照顧。我還囑咐他身邊的同學,一定要多幫助、多關心他。
學生反映:
    慢慢的,張元林變得開朗了,碰見我還會主動跟我笑了。有一次查寢,在樓梯上碰見他,竟然聽
他很響亮地叫著:“張老師好!”聽到這清亮的問好,我心里感到別樣的欣慰。
    案例反思:
    我相信每一個孩子的心靈都有一個窗口,而敲開這窗扉之前,先得試著以一顆平等的、關愛的心
去理解這顆心靈。印度詩人泰戈爾曾說:“愛是理解的別名。”唯有這樣,你才能在與孩子的交流中
找到正確的入口。當理解的橋梁被孩子的任性或抵觸給截斷時,老師要合理地利用孩子身邊的信息資
源,來幫助自己尋找突破口,而不能簡單地用紀律來強行要求或批評孩子,那樣往往會適得其反。找
準學生違反紀律的深層原因,對癥下藥,方是良策。
    其次,喚醒一顆心靈,需要的是真誠。老師若能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給予孩子細膩的關愛,一
顆漠然的心,也會慢慢找到溫度。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關注,被呵護,沒有哪一個孩子愿意去觸犯紀
律。身為老師,我們不要采用粗暴、武斷的方式來對待學生的“錯誤”,因為教育是以心育心的過
程。當我們用心靈去溫暖一顆心靈,孩子自然會積極起來,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去回報老師的愛。
這樣孩子才能在與環境和他人的和諧相處中,達到身心的和諧和愉悅。
    詮釋與研究:
    不同的孩子有著不同的個性,不同的孩子曠課有不同的原因。老師在處理中以孩子為本,從孩子
的個性生活中探求他違紀的根本原因,并能用情感的力量去感化溫暖孩子,從正面激勵孩子自律、自
省,幫助孩子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促進了孩子的和諧發展。這給我們一些教
益,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不能急躁,不能一味用刻薄或過激的語言去批評,用對學生的愛去呼喚學
生對生活的愛,再堅固的“冰山”也會慢慢融化。

超碰精品高清无码| 国产老熟女伦乱| 日韩欧美美女成人网| 模特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天堂男人皇宫| 欧美性爱在线| 小日本操逼无码| 亚洲AV无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樱桃视频一级片| 狠狠狠操懆懆| 亚洲草视频| 最AV在线| 三八AV一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区免费爱爱| 日韩av网站在线观看| 女人被添荫蒂视频大全| 乱老熟女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成片免费观看视频大全| 青春草无码精品| 19岁禁止无遮挡无码| 爱啪啪亚洲| 久操免费在线观看国产视频| 天海翼老师无码精品一区四虎| 黄色www网站| 欧美产精品一线二线三线| 天天躁恨恨夜躁2024| 熟妇乱伦2| 先锋影音国产| 性色人人噜| 香港少妇人妻精品综合| 99在线无码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久久久一起草| 日韩成人啪啪视频成人网站| 内射极品人妻| 哦美性爱一级无码| 都市激情亚洲| 久久久久性| 国产又粗又黄| 免费日本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