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秋季第3周國旗下講話】回望烽火歲月, 砥礪復興征程
作者/來源: 邵鳳鳴 發表: 2025-09-18 13:27:48 瀏覽: 2292 次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2403班的王梓皓,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回望烽火歲月,砥礪復興征程”。
今日清晨,校園晨光熹微,國歌奏響之際,五星紅旗緩緩升起。我們肅立操場,目光緊隨那抹鮮紅向上延伸——這面浸染著先烈鮮血的旗幟,承載著歷史課本中的崢嶸過往,也鐫刻著長輩口中“往昔的艱難”。九十余載時光流轉,當年刺破長空的警報聲,仿佛仍在耳畔回響。此刻我們回望烽火歲月,并非沉湎于過往的傷痛,而是要從歷史中汲取力量,走好新時代中學生的復興之路。
1931年9月18日夜,沈陽柳條湖的一聲爆炸,擊碎了舊中國脆弱的和平。日本侵略者以此為借口,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彼時國民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東北大好河山迅速淪陷,三千萬同胞從此陷入長達十四年的苦難,連安穩生存都成了奢望。課本中“民族之殤”四字,曾是我們筆下的歷史名詞;直到觀看歷史紀錄片,目睹逃荒孩童的無助、故土難離者的悲戚,我們才真正讀懂這四個字背后沉甸甸的傷痛。
但中華民族的脊梁,從不會在苦難中彎折。白山黑水間,楊靖宇將軍率領戰士們在冰雪中堅守,犧牲時腹中僅有草根與棉絮;陰暗牢房里,趙一曼女士飽受酷刑折磨,卻始終堅貞不屈。還有無數無名英雄,或許是普通農民,或許是與我們年紀相仿的少年,他們手持簡陋武器,堅守在村口、潛伏于鐵道旁,以生命踐行“守護家國”的誓言。正是這些不屈的靈魂,用熱血凝聚成抗日洪流,最終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這份勝利,來得何其艱難,又何其珍貴!
同學們,歷史的硝煙早已散盡,但它留下的啟示卻如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方向。“九一八”事變讓我們深刻懂得,“落后就要挨打”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彼時的中國,沒有強大的國防、沒有先進的工業,連基本的糧食安全都難以保障,才會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而如今的中國,高鐵穿梭山河、空間站遨游太空、國防力量日益強盛——這些成就并非憑空而來,而是一代代中國人接力奮斗的結果。它更讓我們明白,愛國主義從不是空洞的口號。愛國,就是做好當下每一件該做的事。
如今的中國,早已擺脫了任人欺侮的命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正昂首闊步走在民族復興的康莊大道上。但我們也深知,復興之路并非坦途:國際上,仍有勢力試圖在科技領域“卡我們的脖子”,仍有別有用心者在領土問題上制造摩擦。此時,歷史的接力棒,已然傳遞到我們手中。
作為中學生,我們無需像先烈那般奔赴戰場,卻有著屬于我們的“責任戰場”:專注學業、合理規劃時間,為未來建設強國儲備知識;積極運動、錘煉強健體魄,為守護家國打下基礎;心懷敬畏、踐行愛國禮儀,讓家國情懷融入日常……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都是我們這代人的責任擔當。
同學們,歷史的接力棒已穩穩交在我們手中。讓我們將對先烈的敬意,化為課堂上的專注眼神;將對家國的熱愛,變為書桌前的不懈堅持。銘記“九一八”,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前行時更有底氣;砥礪復興路,不是為了空喊口號,而是為了讓自己成長為更優秀的人,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更好地添磚加瓦。
唯有銘記,方能不負犧牲;唯有奮斗,才能開創未來。同學們,讓我們共同努力,砥礪前行,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壯闊征程中,書寫下我們這一代人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